楊麗艷一家四口人,老公身體欠好,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學,經濟負擔比較重。2022年,樺甸市金牛牧業有限公司技術員登門,贈送給楊麗艷家兩頭懷孕母牛。
金牛牧業是經過當地工業扶貧會了解了楊麗艷家的狀況。現在,得到扶持的類似養殖戶有220戶。公司派技術員線上線下相結合進行養殖技術指導。一年過去,母牛產仔。前不久,楊麗艷賣出一頭小牛犢,收入了9500元。
「咱們以『龍頭企業+聯合體+村集體+合作社+農戶寄養、訂單』的形式,在全市聯農帶戶6500戶。」金牛牧業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為了讓缺少經驗和技術的農戶盡快經過養牛增收致富,吉林省還經過「一村一名大學生獸醫方案」,以「一鍵呼叫」的方法為養殖場(戶)供給歸納性服務。吉林省畜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力求完成1000個服務站建造。一起,還將充分利用各類支撐方針,建造肉牛養殖圈舍,引導種植合作社、大戶經過租賃等方法開展肉牛工業,完成種養循環、農牧結合。
在政府助力和商場參與的背景下,吉林省順應工業開展趨勢,積極強鏈、補鏈、延鏈,增強工業開展才能,充分利用稭稈資源則是其中的重要內容。
「近年來,吉林省糧食產量邁上了800億斤新臺階,一起,每年稭稈產量約4000萬噸。稭稈除掉用於還田,存在被農民一燒了之的現象。」吉林省畜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經過稭稈資源的歸納開發利用,節糧型畜牧業得以加快開展,促進了綠色農業開展,助力了現代農業建造。一起,「千萬頭肉牛」工程與吉林省的「千億斤糧食」工程互相促進,形成同步進步大格式。
截至現在,全省千頭以上肉牛工業化大項目224個,比工程實施前新增190個。全省肉牛集群全工業鏈產量到達2000億元。2022年,全省肉牛飼養量到達652.6萬頭,同比增加12.4%;全省肉牛存欄500頭以上的養殖大村到達2238個。
建造肉牛買賣商場
淩晨5點,市綠園區的皓月牛羊買賣商場非常熱鬧。「淩晨3點多我就到了,已經賣了4頭牛,均勻一頭賣到2.3萬元。」牛聲哞哞,綠園區西新鄉裴家村鄉民唐寶帶著笑意進步聲音告知,我養了100多頭牛呢!咱們村有一半多人家都養牛!
「今日商場內大約有1.8萬頭牛。」買賣商場牛源買賣部長程相文介紹,整個商場面積約20萬平方米,每周逢二、五、日是「牛集」,也是買賣火熱的日子。來自安徽省的客商蔣傳宏說,上一年一年,自己在這兒采購了1萬多頭牛到安徽。
「這兒之前是拋棄的煤礦,現在成為大型肉牛買賣商場,一起兼具寄養買賣、金融結算、電子商務、物流配送等多種功能和服務。經過買賣商場,可以大大下降買賣成本,進而進步養牛戶和客商的贏利。」買賣商場負責人張福軍介紹,今年前兩個季度,商場裏肉牛成交4.09萬頭,買賣額達5.29億元。
「有了大型肉牛買賣商場,不僅便利了買賣,商場裏還有豐富的增值服務讓咱們選擇。」楊麗艷指著牛對說,「我家牛耳朵上的標號,既是身份信息也是穩妥憑證,這些牛既能上穩妥,活牛又能抵押借款。有了資金,大家養牛的底氣越來越足。」
據介紹,截至現在,吉林全省肉牛方針性穩妥在保牛只138.19萬頭,穩妥覆蓋面占存欄量的30.31%。融資機製立異獲得突破性發展,全省肉牛借款余額到達289.95億元。